数学家的趣味故事——牛顿
全名:艾萨克·牛顿(lsaac Newton)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格兰林肯郡埃尔斯索普村
出生日期:1643年1月4日
逝世日期:1727年3月20日
职业: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毕业院校:英国剑桥大学
主要成就: 发明微积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创建经典力学,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发现光的色散原理。
代表作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1666年夏末一个傍晚,在英格兰林肯郡乌尔斯索普,一个腋下夹着一本书的年轻人走进他母亲家的花园里,坐在一棵树下,开始埋头读他的书。当他翻动书页时,他头顶的树枝中有样东西晃动起来。一只历史上最著名的苹果落了下来,打在23岁的伊萨克牛顿的头上,恰巧在那天,牛顿正苦苦思索着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在其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为什么这只打中他脑袋的苹果会坠落到地上?牛顿灵机一动,脑中突然形成一种观点:苹果落地和行星绕日会不会由同一宇宙规律所支配的?正是从思考这一问题开始,他找到了这些的答案——万有引力理论。
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