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为促进形成良好的院风、班风、学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意识,营造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月28日晚七点,信息工程学院在图书馆开展书香财经,共读好书--读书沙龙活动、3月29日下午3点在实训楼D518开展“建设优良学风·沉淀收获成长”读书分享会、3月31日晚七点在教学楼A504开展“青春献礼二十大,砥砺奋进再出发”读书分享会、4月2日下午三点在实训楼D520开展“学习新党章,践行新使命”读书分享会,本次读书分享会分为了读书沙龙、学风建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学习新党章四个部分。
一、书香财经,共读好书--读书沙龙活动
活动主要内容为好书分享,同学们纷纷将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分享,一起讨论交流,在交流中促进良好和谐的学风建设氛围。

好书分享:
1.《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主要讲述了在作者在突遭不幸双腿瘫痪后对于生死的深沉思考,一个问题是作者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2.《狂人日记》

小说由十三日记组成,作者在第一则里,写了“我”的那种“趋向光明,逃离黑暗的情绪表现”的指向,作为小说主题的张本,第二、三则日记,写“我”害怕被人吃,所以怀疑不决,恐惧不安,揭示仔卖出狂人“吃人”的社会观的形成。第四则到第十则写“我”就决心要突破这个吃人纯茄的罗网,从实证到思辩,进而奋力抗争。日记的最后三则,是‘我’的呼吁和呐喊,急切希望一扫封建,向往“没有吃过人”的“新的生命”——现代人的出现。
3.《生死疲劳》

在《生死疲劳》小说中,一个被冤杀的地主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哗、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

读书分享会虽然短暂,但人的一生中以书为伴的时光却很漫长,无论过去如何,但从今天起,跟着我一起做一个爱读书的人,爱分享好书的人,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驰骋。
二、建设优良学风·沉淀收获成长
在学风建设读书分享会活动中,马秀美老师从根本出发,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先行分析了各个班级的情况与问题,阐明了如何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和条件,强调班委的重要性和具体分工情况。随后马老师又针对“沉浸式课堂专项计划”,根据各班学风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各班做出相应的要求,时刻贯彻我院为实现高素质学风建设的坚定理念。所谓“师道既尊,学风自善”,马老师富有指导性和建设性的话语激励着在座的每一位学生。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风华正茂,拥有无限的潜力,偌大无垠的天地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也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在大学生涯中磨砺自己的意志、锻炼本领,沉淀自己的文化底蕴,谱写出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三、青春献礼二十大·砥砺奋进再出发
侯媛媛老师指出,通过二十大的学习教育,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素质,让他们提高社会参与度,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老师认为二十大的实施,也能够使学子们更加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不断探索自身的发展方向,老师希望你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自我成长的乐趣,增强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希望各位财经学子和青年朋友要不负习主席的殷切希望。最后奉上习主席的一句话“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四、学习新党章·践行新使命
闫思远老师指出,经过对二十大的学习以及党章的学习,大家应该对于二十大的精神有了更加明确的了解,也领悟到二十大精神的精髓,老师希望在座的所有学子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党的最新的理论知识,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入党的决心,反馈到日常的实践中,帮助同学更加高效的学习,提升同学们的思想觉悟。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发挥青年的先进,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