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埃里克森研究指出,一个人从生到死,共经历八个心智成长的阶段。如果在某个阶段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充分的成长,这个人在生活上便会出现一些乏力和困扰现象。最初的五个阶段应该在21岁之前形成。从众多个案中分析可以看出:今天的心理障碍与成长过程心理学要未能满足有很大的关系。
在21岁之前五个阶段的主题成长需要是:
第一个阶段:0—1岁——信任与不信任
第二个阶段:2—3岁——自主与羞愧
第三个阶段:4—5岁——主动性与内疚
第四个阶段:6—11岁——勤勉与自卑
第五个阶段:12—21岁——身份角色的困惑
第一阶段(0—1岁——信任与不信任)的人生意义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肚饿—被喂食物
受惊—被拥抱
哭泣—被拥抱
让孩子知道他的重要性及家长多么的需要他。
如果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后,会是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的人。
如果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在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表现得异乎寻常地害怕被抛弃;
拼命的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需要别人照顾;
深信不能信任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