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属于高职院校,采用的是“2+1”教学模式,经过两年的在校学习后,同学们将在大三前往实习单位实习至少5个月,而能否把握好实习,则直接关系到大家最为关心的就业。从往届学生的反馈来看,实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困惑、所遭遇的实际问题要远多于在校的两年。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并对待实习,进而在此基础上理性就业呢?
首先,要明确实习的目的。对高职生来讲,实习是对前两年理论学习的实践,更是一个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在实习中,同学们不仅要学习更有技术含量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还要学习做一个真正具有职业素养的企业员工。
目前职场求职竞争非常激烈,大学生挖空心思、想尽各种办法去求职,但是,许多时候都非常的盲目,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职场认识迷茫、对自身认识不足、没有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招聘会上,东奔西走、四处打探,就像一群自由电子,自由移动、自由奔跑、自由撞击,不知在哪一条路径上,奔向那个属于自己的目标。
同学们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前进的过程中也要受到很大阻力,面对繁杂多变、眼花缭乱的社会,面对着强手如林的职场,面对着残酷严峻的就业竞争。面对着这重重阻力,心理上产生巨大的落差和压力。要想获得择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行的。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排除心理干扰。
肖海锐老师给毕业生召开线上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