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营造健康、阳光、温暖、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开展学校心理情景剧大赛。
2024年4月22日,由校团委主办,校话剧社、大学生心理协会承办的“体验信任希望 展示青春力量”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决赛),在图书馆二楼拉开帷幕。
校团委副书记张晓莹、各二级学院团总支书记、学生处心理导师张超男、康志强担任本次大赛评委。
我校始终秉承以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本次心理情景剧通过表演帮助个体获得领悟与成长发挥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展现了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推动了校园心理文化建设。
会计与金融学院
《无声》
指导老师:张艺璇
作品简介:该剧展示了主人公从心灵破碎到逐渐燃起希望的过程,通过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展示,引导学生对抑郁症患者加以关注,给抑郁症患者带来援助与希望。
学前教育与艺术教育学院
《不一定非要长成玫瑰》
指导老师:倪赞一、赵朝晖
作品简介:该剧通过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寻找出属于自己能够适应的平衡点,不被其他负面情绪所干扰,勇敢的去定义自己的美,不一定非要长成玫瑰,愿意的话,做茉莉,做雏菊,做向日葵,做千千万万无名的小花。
校话剧社
《和解》
指导老师:何欣雅、张晓莹
作品简介:该剧通过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勇敢的放下过去,珍惜现在,期待未来,不断成长。
人居环境学院
《珍爱生命,远离网赌》
指导老师:张慧宇、李芳媛
作品简介:该剧演绎了一名在校大学生因利益诱惑陷入网赌,再到积极改正重归平静生活的过程,引导学生不要被利益所困惑,杜绝一切不正当获取利益的手段。
《沟通从心开始》
指导老师:王兆基
作品简介:该剧展现了早恋问题对一个普通家庭所带来的困扰,家庭成员通过一系列的沟通、交流,活动等化解误会和矛盾的故事,引导学生积极与自己的家人、朋友沟通。
交通工程学院
《救赎越“郁”的人》
指导老师:于冰、康潇乐
作品简介:该剧讲述了一个抑郁症女孩初入校园,在周围人的爱与关心下成长与蜕变的故事,引领学生给予身边的抑郁症患者多一点关心与关爱。
传媒学院
《药不就算了》
指导老师:王卓文、刘斯晗
作品简介:该剧讲述了一名大学生因不懂得拒绝而引发的种种心理困惑和冲突的故事,引导学生要懂得拒绝,懂得如何正确的解决冲突,健康快乐的生活。
《破晓之光》
指导老师:张记华、聂欣
作品简介:该剧展示了大学生在面对家庭变故时的心理挣扎与成长过程,明确体现出关爱、理解、支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信息工程学院
《天上掉“陷”饼》
指导老师:马秀美
作品简介:该剧以真实的社会现象为背景,强调了校园贷的危害,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防诈骗意识。
经济管理学院
《遇见未来的你》
指导老师:孙柳玲、郭晓静
作品简介:该剧讲述了一名青少年从沉迷游戏到重拾梦想的成长过程,随着故事的情节发展体会剧中所带来的正能量与启示。
护理与健康学院
《拒绝“校园贷”,不负青春债》
指导老师:王君、高崟
作品简介:该剧主要诠释了校园贷对各大院校正常教育秩序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抵制诱惑,保持警惕。
《理想之舟》
指导老师:潘美娟、高崟
作品简介:该剧讲述了主人公个人成长和自我救赎的故事,旨在激励正处于成长困境的年轻人,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不足,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大赛以“体验信任希望,展示青春力量”为主题,最终共有十三支队伍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此次参赛作品围绕大学生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展开,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思考与感悟,选手们以精湛的演技,演绎了丰富多样的心理故事。
经过现场激烈的角逐,会计与金融学院《无声》荣获特等奖;学前教育与艺术教育学院《不一定非要长成玫瑰》、校话剧社《和解》荣获一等奖;人居环境学院《珍爱生命,远离网赌》、人居环境学院《沟通从心开始》和交通工程学院《救赎越“郁”的人》荣获二等奖;传媒学院《药不就算了》、信息工程学院《救赎》和传媒学院《破晓之光》荣获三等奖;信息工程学院《天上掉“陷”饼》、经济管理学院《遇见未来的你》、护理与健康学院《拒绝“校园贷”,不负青春债》和护理与健康学院《理想之舟》荣获优秀奖。
此次校园心理剧为同学们搭建了锤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增强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形成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
上一条: 世界地球日|保持“绿”动,万“物”循环
下一条:“青春献国防,担当新时代”——我校国防演讲比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