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促进学院教学工作规范、进一步深化学院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督导办进行了教案的常规检查。在各系部自查的基础上,督导办重点抽查了2016年新入职教师的教案,并认真检查了9个系部29位教师54门课程的教案。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整体检查情况
1、总体检查情况良好,老师们都按时提交了授课计划表和教案,在开课前完成了至少1/2的教案内容,格式规范,内容齐全。
2、部分教师要备好几门或好几个年级的课,任务繁重、备课量大,但他们都能认真对待、仔细备好每一门、每一节课,充分体现了各位老师对备课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信工系杨晴晴老师,经贸系杨倩和张菲老师,管理系朱杰老师,食药系赵欣蕊老师和汽工系的高云、李新新老师,任课都在三门或者三门以上,但他们认真备课,至少完成了一半以上的教案。
3、部分教师的教案教学过程比较详细,每次课都有导入、结语、作业布置等。如:基础部刘江滢老师的《语文》、薛婵婵老师的《旅游地理》;信工系刘东老师的《 Dreamweaver 》和刘明霄老师的《移动通信项目管理流程实训》;经贸系杨倩老师的《经济学基础》;建工系李俊霞老师的《建筑工程测量》;管理系赵璐阳老师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会计1系王红苗老师的《会计基础》和会计2系霍欣老师的《成本会计》。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的授课计划表和教案存在不相符的现象,尤其体现在学时分配上。如计划表中以2学时为单位编写教学进度,但是教案中则出现了4学时等为单位的情况;还有一些教师,授课计划表及教案中,都没有写明本次课内容的具体章节,不便于检查具体的教学进度。
2、大部分教案仍停留在知识点的罗列上,教学活动无体现,教学环节不完整,只有新课的讲述,缺少导入、结语、作业布置等环节,没有体现板书设计,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的具体操作没有。
3、缺少教学反思。大部分教案没有课后记,不能及时对每次课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于及时修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几点建议
1、充分发挥系部和教研室的作用,老教师对新老师传帮带,同头课老师合作互助,共享教学资源,共同设计本门课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
2、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先制定本门课程的授课计划表,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学时,对每次课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以授课计划表为标准来编写教案,两者教学进度、相应课次的教学内容要相符。
3、教师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准备教学知识的同时,还要组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准备教学方法、设计板书内容等,以便更好地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增强教案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4、进一步加强教学反思。对每一节课或者一个阶段的课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总结课堂的优劣得失,不断充实和完善教案。
通过检查教案,能够反映一位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业务能力,希望老师们在不断钻研教学的同时,认真编写教案。使我们撰写的教案具有更强的操作性、规范性、实用性,从而使我们的业务综合素质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