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正文

立足“大思政课”建设,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9-30   浏览: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我校始终坚持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

2024年9月,我校充分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优势,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中开展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力推动了思政课内涵建设。



安雪娇老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一路走来——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题,带领学生走进我校共产主义运动展室。使学生深刻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康庄大道,必由之路。



李翠红老师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带领学生走进河北美丽乡村——鹿泉区下聂庄村,进行实地调研、现场访谈,帮助学生理解乡村振兴的战略地位和下聂壮村的凤凰蝶变。朱磊老师则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带领学生亲身感受了下聂庄村如何通过一系列人居环境整治措施,由“垃圾村”实现到国家级森林农村的蜕变。



宋军和王欢老师以”赓续抗战精神,砥砺复兴力量”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进鹿泉区牛山村建屏县抗日斗争陈列馆。通过讲解员分享英雄烈士故事,聆听老英雄的亲身经历,让学生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激发其爱国情怀与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陈琛老师以“薪火相传,教育兴邦”为主题,依托鹿泉区新中国教育摇篮陈列馆丰富的历史资源,让学生深入感受到了教育强国战略的内涵与意义,同时激发学生夫人爱国情怀与责任感,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甄军伟老师主要围绕”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干群夜谈会”这一主题,带领学生走进鹿泉区宜安镇新寨村。通过实地调研新寨村干群夜谈会的方式——“说、谈、引、评”工作方法;如何畅通了乡村基层治理的微循环,实现众人的事情众人协商,从为民做主转变为由民做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基层治理的成果和成效。

通过实践教学,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将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我院将继续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