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交通工程学院党总支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专题研讨会,推进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交通工程学院院长王丽芬,副院长邵菲,党总支书记倪艳丰,全体教师党员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党总支书记倪艳丰书记主持。
倪艳丰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对增强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对于“三进”工作,倪艳丰提出学院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动员和组织广大教师以多种途径参与其中;要以学懂弄通为前提,引导教师读原文,钻原著,悟原理,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融会贯通,真学、真懂、真信,成为传播新思想、新理论的行家里手;要抓好教材、教师和课堂三个关键,组建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团队编写教材,集体研讨、备课,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开辟宣讲会、读书报告会、网络课堂等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实现“课堂”全覆盖;要学习“学习强国”等理论知识,以更新颖、生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树立并推广优秀党、团支部和优秀学生等身边的典型,增强榜样的思想政治和情感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等平台诠释、发掘和传播新思想、新理论,资政育人的作用。
教研室主任李新新老师和辅导员祁旺2位教师代表从不同方位和视角探讨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的内容、形式、途径等问题,提出了“三进”的基本思路,最后由王丽芬院长做总结。
李新新在讲话中提出,“三进”工作要聚焦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和领悟,力求学懂弄通;聚焦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提高教育引导的针对性;聚焦三大“课堂”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全过程育人;聚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团、学工作系统两支队伍的协调,增强“三进”的合力。
祁旺发言道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高校党委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作风,把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紧抓实,做好系统部署,统筹推动落实,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加强思想引领、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是高校党团组织的重大政治任务。学生社团和大学生自治组织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单位,党团的引领推动和学生社团的自发组织,有利于更好地开创高等院校大学生主动、深入、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局面。
王丽芬院长讲到了“三进”工作的现状,强调“三进”的前提是教师首先将二十大精神学懂弄通,进脑入心。她提出:称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是讲政治、有更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行修养的人;必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必须是“信道”者、坚定“四个自信”的人;必须是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致力于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人。他强调,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大力支持学院增强教师的实践感悟,补足教学短板,高度关注正在启动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建设。
倪艳丰书记提出“三进”工作是高校重大的政治责任,是党和政府考核高校的重要指标他要求“三进”必须“及时进”“马上进”,“多渠道、多途径进”;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借鉴“社会主义有点‘潮’”的站位、主题话语表达及受众参与的方式;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重知行合一,既传播知识,更传播价值。
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必须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三进”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创新方法、强力推进、务求实效。尤其要做好结合文章,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人脑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