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提高警惕,防盗防骗

发布日期:2013-04-16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近期,学院连续发生了几起学生被骗、被盗的事件,为了使大家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这里提供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最后离开寝室的同学要锁门,不要怕麻烦,要养成随手关、锁门的习惯。一时大意往往后悔莫及。

2、高校学生宿舍大多是筒子楼,学生短时离开宿舍不锁门引发的溜门盗窃案经常发生。同学们去水房,上厕所,串门聊天或去买饭时不锁门,睡觉时不锁门等等,都会留下隐患。

3、不能留宿他人。年轻人热情好客很正常,但不可违反学校宿舍管理规定,更不能丧失警惕,引狼入室。

4、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应提高警惕。见到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只要同学们多问问,往往会露出狐狸尾巴。即使不能当场抓住,也使盗窃分子感到无机可乘。不敢贸然动手。

5、在假期中,因多数同学回家,留校的少数同学不上课,喜欢带社会上的朋友和外校的同学进校玩,来往人员较复杂,容易发生盗窃案件。因此,留校学生要支持配合学校做好假期中的住宿管理工作。

如果发现被盗怎么办

1、发现寝室门被撬,抽屉、箱子的锁被撬坏或被翻动,则很可能盗窃分子已来光顾,应立即向学校保卫部门报告,并告知系有关领导、老师。

2、保护好现场。如果案件发生在寝室内,可在寝室门前设岗看守,封闭室内现场。对盗窃分子可能留下痕迹的门柄、锁头、窗户、门框等也不能触摸,以免把无关人员的指纹留在上面,给勘查现场、认定犯罪分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常遇到的骗术:

1、假冒身份行骗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假学生证与大学生交往,骗取他们的同情和信任,之后实施诈骗。

2、用假货和假钞行骗

目前,作案人用假货和假钞进行诈骗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他们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一人拿着所谓的“名贵”假货直接来问被害人买不买,而是两人以上共同作案,扮演各种角色引诱被害人介入后,再“灵活机动”地针对不同的“猎物”变换不同的手法行骗;一是邀约被害人一起买了“赚大钱”;二是通过抵押别的假货,向被害人借钱买“名贵”假货;三是制造混乱,以假钞换真钞。

3、编造突发事件行骗

针对被害人的特殊心理编造突发事件,让其在焦急中上当受骗,是诈骗的又一伎俩。近年来,诈骗者利用同学通信录上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在乘车途中了解到的情况,趁学生在回家或返校途中打电话给家长、老师,谎称学生突发疾病或出车祸等进行诈骗的情况时有发生。

4、发短信、打电话,谎称中奖行骗

作案人的诈骗伎俩多端,令人防不胜防。有的以发短信、打电话的方法称机主号码中奖,通过机主先汇款,之后到某地领取奖品,从而对其进行诈骗。有的人用手机回电话咨询中奖事宜,结果手机费用被下载。

分析:一些大学生容易受骗的主观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知识

2、轻信他人,没有防骗意识

3、贪财图便,求眼前之利

4、虚荣心强,放不下情面

5、麻痹大意,不认真检查细节

应对:预防上当受骗的方法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2、把握交友原则,不用感情代替理智

3、自觉遵守校园管理的各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