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鼻塞
人的鼻腔是气体进入肺部的通道,这个腔道主体是由骨头和软骨搭起的框架,内部覆盖着一层黏膜。在炎症刺激下,腔道内的黏膜会水肿、分泌过多液体,甚至连骨框架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得这个腔道变得狭窄,空气进入不顺畅,我们就会感到鼻塞。
黏膜虽薄,作用却大。空气在经过弯曲的腔道、接触黏膜的过程中,黏膜会对吸入的气体起到加湿、加温的作用,这样就能减少干冷空气对肺的刺激。但黏膜上布满小血管,很薄、很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当受到刺激时,它就会肿胀,产生很多分泌物,于是鼻塞、流鼻涕就统统都来啦!
人感冒时会鼻塞、流涕,是病毒或细菌刺激了鼻黏膜产生的反应。而过敏性鼻炎则是由吸入的空气中的过敏原刺激鼻黏膜导致的。如果我们经常感冒或过敏性鼻炎控制得不好,反复鼻塞、流涕且得不到系统治疗,鼻黏膜长期受到刺激,还可能引发更难治疗的疾病,如鼻甲肥大、鼻窦炎等。
还有的朋友发现,鼻子慢慢堵了,越来越严重,偶尔会见到一点点血丝。这时候要警惕鼻腔内长肿物的可能。肿物的性质很多,既有鼻息肉、血管瘤、骨瘤等良性肿瘤,也有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等。无论是哪种性质的肿物,随着体积增大,就会挡住吸气的鼻腔,鼻塞也会逐渐严重
如何缓解鼻塞
既然长期鼻塞危害多多,那么怎么做才能改善鼻塞呢?首先,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鼻塞,只有明确病因,才能对因治疗、解除病根。
有过敏性鼻炎的朋友,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有花粉、粉尘、尘螨、动物皮屑等。但不要以为只有空气中的过敏原才会导致鼻炎发作,我们吃的鱼、虾、蟹、花生、牛奶、鸡蛋等食物性过敏原也有可能加重鼻炎。如果实在找不到过敏原,则需要平时佩戴口罩,勤换贴身衣服、被褥,家里不养宠物、不用毛毯及不变更食谱等。其实,过敏性鼻炎患者更应前往医院筛查过敏原,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
分享一些生活小妙招给大家
●热敷法:把湿热的毛巾放在鼻子上热敷10分钟,可一定程度缓解鼻塞。
●侧卧法:左侧鼻塞向右边侧卧,右侧鼻塞向左边侧卧。
●穴位按摩法:用双手食指指腹分别按揉双侧上迎香及迎香1~2分钟。
①上迎香: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②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与鼻唇沟相交。
●沐足法:中医认为,鼻塞由上焦风寒闭阻所致。对于体质虚寒的患者,建议用姜片和吴茱萸泡脚,水温维持在40℃左右,持续10~20分钟,水深最好在踝关节以上、膝关节以下,持之以恒,可起到祛风散寒、上病下治的作用。
还要提醒大家,市面上经常会有一些“鼻塞一滴就通”的“神药”,其中大部分都是收缩鼻黏膜血管的药物,通过血管收缩临时减轻水肿、快速缓解症状。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并不能治愈,且临时收缩的鼻黏膜会反弹性地充血,甚至肿胀程度比用药前更厉害,加重鼻塞,给身体带来更大困扰。因此,切勿自行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