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后勤集团餐饮服务中心 “小窗口,大育人”典型工作案例
作者: 时间:2022-10-20 浏览次数:

摘要: 高校后勤工作是连接校园生活各个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师生提供后勤服务保障,食堂餐饮、校园环境,基建维修、医疗保障、绿化美化等都属于后勤保障工作内容,生活在校园里的师生,时刻都与后勤服务有着紧密联系。

学生食堂作为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是一块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阵地。后勤集团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结合实际,充分利用食堂这一阵地,开展对学生有利、对教育效果有助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我校“三全育人”工作取得实效。任课教师通过传授文化知识来育人,而高校后勤则可以通过服务的形式传播文化来达到育人的目的。比如举办美食文化节、光盘行动,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举办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作品大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美化校园环境,弘扬正能量。

因此,后勤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服务态度、工作中所展现的精神风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服务育人促进了学生之间、学生与后勤人员、学生与社会的互动,为大学生适应集体生活、解决现实问题、构建良好人际关系提供了实践空间。后勤服务育人将服务举措嵌入生活教育,共同服务于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2017 年 2 月 1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既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育人指导思想和原则。“三全育人”工作,就是要把“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核心,按照育人主体、育人时间、育人空间三个维度构建起来的整体育人模式,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缺一不可。“三全育人”体现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顺应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使素质教育具体化,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高校在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之“服务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中,要把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围绕着关照、服务师生,掌握师生的需要,帮助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的困难和诉求,在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在高校“三全育人”总体教育理念背景下,高校后勤部门的日常服务保障,直接作用且渗透于师生的学习、科研、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展服务育人工作,要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发展为导向,立足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构建科学化管理,有效推进高校开展“三全育人”工作。对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研究,是探索“服务育人”取得成效的核心问题,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更是服务师生,增强师生归属感、责任感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一年多的建设,我校“三全育人”建设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格局、创立了一套机制、打造了一批品牌、培养了一批队伍,推动全校上下将工作的重点和目标落在育人成效上,切实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后勤集团负责的“服务育人”体系建设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师生为本,服务至上,保障为要”的服务理念,将育人融于服务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总结出餐饮服务方面的特色育人工作经验,通过食堂“小窗口”书写出“大育人”文章,具体的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引进优质餐饮企业,推动餐饮服务改革

餐饮服务中心负责学校餐饮服务保障工作,中心工作人员290人,承担全校1.7万名学生的就餐任务。为了更好服务广大师生,自我校卧龙校区启用以来近两年的时间,学校投入专项资金打造软硬强餐饮环境,完善多媒体设备设施,加强文化元素融合,使食堂不仅仅是就餐的场所,同时变成学生学习、娱乐的新空间。学校引进专业化、规模化的社会优质服务企业管理学生食堂,推动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为确保食堂管理工作正规有序,餐饮公司结合经营实际形成了以大众餐为主体的基本伙食,又有南北风味的特色小吃、中西餐齐全的风味档口,服务中合理确定伙食品种和菜肴结构,正确处理基本大伙与特色风味的关系。基本大伙为主、特色风味小吃为辅的经营理念,配套一系列监督管理制度,另外设立伙食工作委员会进行督查,定期与学生开座谈会,做好各项监管、服务、协调工作。经过反复磨合,形成了适合我校师生的伙食保障体系,目前食堂基本大伙、风味小吃、民族特色窗口72个,菜肴品种齐全、质优价廉,较好满足了全校师生的就餐需求。2021年底,我校卧龙校区食堂被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评定为“市级校园食品安全标准食堂”,今年餐饮中心计划冲刺省级示范食堂荣誉。

二、打造特色餐饮环境,营造浓厚育人氛围

餐饮公司从食堂基础设施图纸设计起,包括建设、装修等环节全程参与,尤其在餐厅精装修中融入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饮食文化元素,将就餐环境打造成一个独具浓郁餐饮文化氛围的育人空间。

在日常服务中要求食堂职工在售饭时要使用礼貌用语、文明用语、微笑服务,用灿烂的微笑、热情的服务、友好的话语给学生传递正能量。食堂还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提供解决经济困难、培养工作实践能力的机会,通过实践教育,培养同学们自信、自立与自强的品质。

为了给师生创造整洁舒适的就餐环境,食堂保洁人员全天候清洁食堂,保持食堂就餐区域干净整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养成主动收拾餐盘、爱整洁的习惯。


环境雅致学生食堂

食堂把文明节约作为服务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利用有效空间,通过条幅、餐桌隔板、水龙头以及显著位置张贴节约标语、多媒体播放视频短片等多种形式宣传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通过推出大小份供餐制度和举办各类特色活动,来反对浪费,推动光盘行动。食堂根据男女生和不同人群餐饮消费特点,实行大小份供餐制度。例如小笼包、烧麦、蒸饺等推出半份系列,价格减半;大众餐还推出三五七元套餐;所有面条、米粉、米线、牛肉汤等推出小份小碗系列,价格在原有基础上减1-1.5元;所有的套餐系列正常为足4两米饭,结合学生座谈会意见和建议后部分窗口推出米饭加量不加价政策。经过一系列举措,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食物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和勤俭节约的意识。

食堂随处可见的节约宣传标语

推出系列特价餐

餐饮服务中心还在学生食堂设立图书角,购置了文史哲等各类书籍充实图书角,为学生营造书香为伴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能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学生在食堂图书角读书

餐饮中心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营造浓厚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使环境育人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用活动传承育人文化,用服务浸润学生心灵

餐饮服务中心通过开展各类丰富活动使学生身体力行、主动参与体验和有意识的实践,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耳濡目染,提升道德认识,产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最终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2021年11月20日,餐饮服务中心联合校团委在食堂一层卧龙阁举办了“卧龙校区首届美食节”,为学生奉上了一场独具特色的美食盛宴。

校长赵建华宣布美食节开幕

开幕式上大学生艺术团的精彩表演给美食节带来了欢快的气氛,会场内琳琅满目的美食长龙任由师生品尝。厨师们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将二百多种美食呈现给大家。精美雕刻 、中式法排、金毛狮子鱼、千丝万缕虾、满城黄金甲、五彩黄金球等美食数不胜数,同学们在美食面前驻足流连,赞口不绝。

通过美食节活动,同学们既传承了中华饮食文化,传递了健康膳食理念,又丰富了师生课余校园生活内容。

在食品安全方面,餐饮服务中心在实践中,深入挖掘蕴含于食品安全之全过程中的德育因素,总结出我校食堂中“透明厨房”经验做法。“透明厨房”活动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组织师生参观后厨,在保证安全和卫生的情况下,使师生直观观察了解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解开学生心中的各类疑惑,增强了食堂工作人员与学生情感,增信释疑,提升食堂为学生服务的质量,也增进了学生与食堂人员的相互包容;另一部分是利用“互联网+明厨亮灶”,使在食堂就餐的师生随时观看食品加工制作的实施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责任教育、行业认知教育、职业素养认知教育等蕴含多种德育因素的教育。

四、用亲情保障供餐质量,用真情提升服务效率

本学期自9月13日学生分批返校以来,按照防疫政策要求,全体学生需静默管理,期间需送三餐到宿舍。面对17000多人的配送餐任务,对后勤全体人员来说既是一项政治任务,同时又是对整个团队的一次考验和挑战。接到任务后,后勤人立刻行动,主管校领导亲临现场督导,组织召开4次调度会,精心策划原材料采购、人员测算、饭菜加工时间、车辆配送等环节工作,精细制定详实的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开展现场模拟预演,最终保证早餐7:00、午餐11:00、晚餐17:00食堂准时出餐完毕,之后1小时内带着热气的饭菜送到学生手中,每一个环节做到精准无误。在制定餐标阶段,为保障学生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需求,在制定食谱时校领导亲自参与意见,餐饮中心精心设计甄选菜品方案,每一环节都体现了全体教职工的关怀和爱心。供餐期间,餐饮服务中心、食堂以及超市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待命,每天穿梭在进货、备货、制作、送餐、收餐的路上。尤其是最后的配送环节,为了保证在1小时内学生能吃到热乎的饭菜,餐饮中心充分动员各方面力量,组建了一支由学生处、校团委、国旗护卫队以及部分教职工组成的近300人的送餐志愿者队伍,同时协调箱式送餐货车5辆,校园观光车6两,配备平板小推车40余辆,10天时间圆满完成158400份保障餐的加工制作配送任务,赢得全校上下一致认可。尽管每天都重复着同一件工作,但全体保障人员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爱无声的财经精神。在对后期我们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师生对供餐满意度竟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