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化工制药系举行课程教学改革讨论会

发布日期:2013-05-29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

2013年5月28日上午1,2节课,教务处处长李国明,化工制药系副主任郑彦慧,化工制药系教研室主任乔赛男和马晓铃等老师在实训楼313听取了化工制药系教师周颖的《化工制图》课改课程教学情境6《化工设备装配图》中的子情景1。

周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可接受程度,灵活变换多种教学方法,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由“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课下搜集相关情景资料,并以ppt的形式做汇报,教师对学生的ppt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第二阶段结合学生所收集的资料,引入新课,重点讲授;第三个阶段为小结阶段,通过小结来浓缩教学内容,指明重点、难点,让学生思维进行整理,使杂乱零散的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成珠”“连串”,理顺层次,使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第四阶段学生互相评价完成的化工制图的作业——组合体的三视图,并完成交叉互评表。

听完课以后,李处长就第四阶段交叉互评法的实施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学生一对一互相评价,增加学生之间的竞争性,同时学生当场交换评价意见,核实评价意见并针对评价意见及时作出反馈,这样改变了学生们在交叉互评时,因为没有互相竞争而出现意见反映不属实的现象。郑主任指出第一阶段学生做完ppt汇报之后授课教师应及时给出详细的评价意见,授课教师就学生ppt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解决;另外郑主任还建议老师应该通过奖励激发学生课堂表现欲等宝贵意见。在给出意见的同时,大家也肯定了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优点,比如和学生的互动,语言幽默,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等。通过对课改课的反思和交流,能够真正意义上帮助授课老师改进授课方式,同时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改正,进行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知识,而在兴趣的驱使下学习知识。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