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安全教育 > 正文 安全教育
    校园安全|电信诈骗需注意
      日期:2023-03-23

      校园安全|                       

                 电信诈骗需注意       

     

    信息化时代,大众对互联网形成依赖。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当我们在网络上留下痕迹时,同时存在着个人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被窃取,甚至有被利用的风险。这就十分需要我们提升安全意识,养成良好操作习惯,最大程度做好自我防护。

    上网需谨慎

    如今的电信诈骗类型也是五花八门,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那么我们究竟如何让有效预防电信诈骗呢?下面是一些防诈小知识,牢记在心可以有效防范电信诈骗。

    防诈小知识

    刷单类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刷客这一灰色职业的客观存在,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被害人刷单,在被害人支付刷单交易的资金后,再编造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佣金,一旦骗局被识破,即将被害人拉黑,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网络贷款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借款人急于筹钱的迫切心理,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筛选出急需资金且缺乏相关银行贷款、互联网及法律常识的人群,以无抵押、无担保、正规公司、快速放贷为诱饵;或者通过购买某贷款公司信息,假冒贷款公司,架设钓鱼网站要求被害人还款,对目标对象实施诈骗。

     

     

    杀猪盘

    杀猪盘婚恋交友诱导赌博诈骗:犯罪嫌疑人以网络交友、恋爱为幌子,采取逐渐深入的诈骗套路与上钩对象培养感情,建立信任后,欺骗、诱导受害者到钓鱼网站赌博、博彩或投资等虚假平台赚快钱,待资金投入较大时,嫌疑人卷走资金,拉黑名单走人,杀猪盘诈骗是婚恋交友型诈骗、网络赌博型诈骗的结合。

     

     

    影视剪辑风险

    随着新媒体的时代的到来,突然涌现出一波以高级剪辑师身份自居的老师,以各种方式方法引导你对剪辑师高薪的诱惑,刚开始进行免费简单教学,然后适当让你免费接一些简单的剪辑,让你尝到甜头,然后开始对你进行各种推荐报班培训,更加系统化高级化的学习,专属老师对接各种高级证书获得,那么恭喜你,你即将入门,一笔高费用向你袭来,高级的是他们还可以分期支付,你只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信息办理即可,进入高级的学习就是提供许多视频让你自行学习,几大软件学习下来至少需要3个月时间,接下来你以为就可以接到高级兼职了吗?那就太简单了,等你兼职开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发的单依然还是你能力范围之外的单,而且佣金极低。

     

    出借身份证件、银行账户

    自己的银行账户必须自己使用,出租和转借银行卡及账户属于违法行为。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可能会让一些不法分子借用你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将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以及个人信用受损、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使用弱密码被撞库

    一些用户为了方便好记,会将各个平台账户密码设置为同一个,或使用简单的弱密码。这样可能会被黑客使用撞库等技术手段试出你的账户密码!因此最好设置较高强度密码,重要帐号单独设置密码,并定期对密码进行修改。 

     

    点击钓鱼网站等欺诈链接

    不法分子往往通过短信或社交平台,发送利用伪基站进行伪装的诈骗短信,并附带钓鱼网站等虚假链接,诱导用户点击链接进行账号密码、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填写,导致用户的重要的账号密码等信息泄露。

     

    一些不法分子会在网络发布如填写个人信息免费领口罩等虚假信息页面,诱导用户进行注册或进行个人信息填写,实则目的是窃取和非法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因此面对此类诱导性内容网页,我们应留个心眼,先核实真伪。

     

    连接存在漏洞的风险WiFi

    公共场所中的一些免密WiFi可能实为不法分子专门搭设的虚假钓鱼陷阱;使用一些不明蹭网”APP时,同时也可能出卖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因此需提高警惕,避免不法分子利用风险WiFi漏洞造成我们的损失。

     

    轻易发布和透露个人信息

    在社交平台发布日常动态是一些人的爱好,殊不知,一不小心也可能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如不小心晒了自己的车票、护照等从而泄露身份信息、使用所在位置功能泄露位置信息等,因此需尽量避免在社交平台说得太多

     

     

    随意丢弃快递单、票据

    不少人有随意丢弃快递单、火车票、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票据的习惯, 然而这些票据上往往有姓名、手机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私人信息泄露。因此尽量不要随意丢弃,最好先进行抹除等处理。

     

    参与测试等不明网络小游戏

    朋友圈中风靡的一些来源不明的如测试小游戏,往往会先让我们填写自己的相关信息,如姓名、生日、手机号等,目的有可能是为了窃取用户信息。我们应少一些权限的允许和信息填写,多一些谨慎和思考。

     

    上一篇:全民反诈,你我同行

    下一篇:我校开展地震、消防应急演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