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多起高校火灾事故,严重威胁到同学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同学们凡事从自身做起,把防火的意识牢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以至杜绝火灾的发生。
寝室中,大功率用电器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如电茶壶、热得快、电炒锅等,如果用不配套的电线连接,一通电就会电线发热,橡皮绝缘体软化,时间一长,超负荷运转就会使绝缘体老化甚至燃烧,从而引起火灾。
使用明火主要是指蜡烛,吸烟、在宿舍里焚烧杂物等,稍有不慎都能引发火灾。
学生宿舍内电源线普遍比较乱,容易导致划破绝缘层造成线路短路或因接触不良发热引起火灾。
4.用电器长期处于工作状态而无人看管,此种现象也是导致学生宿舍火灾频发的重要原因,绝大部分宿舍学生充电器用后并未及时拔下。
1.使用的插座、电线等必须符合安全质量标准,电器安装符合有关规范。发现破损,请及时更换。
2.电线、插座、风扇、电脑不要安装在床上,以防露电。
3.线路、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必须由持有《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的电工进行,严禁私拉乱接。
4.避免使用多用插座,禁止带电接线和带电移动、安装、修理电器,必要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6.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充电器、台灯等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7.有些充电设备使用时间过长会造成险情,出门时,请同学们自觉检查一下充电器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长时间外出前务必拔掉所有充电器,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8.要避免在雷雨天气的环境下使用带电物品,易使充电器、电插排等遭受雷击,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要拔下电源插座。
9.电插排、充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
10.手机、台灯在充电过程中会散发出热量,应注意保持电器所处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不在过高的环境温度下启用,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
11.使用台灯灯具时,不要在灯罩上或其附近放置易燃物品,如纸片等,容易引起火灾。灯头接触不良、灯头与玻璃壳松动、电气线路破损、接头松动等也可引发火灾。灯具表面温度过高,玻璃壳受热不匀,如果有水珠溅到高热的灯泡上会引起灯泡爆裂,掉下的玻璃碎片或灯丝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或使可燃物起火。台灯必须放在桌面上使用,尽量不要使用床头灯。
12.手机充电时间过长、边充电边打电话而导致电话机身发热,都属于高危易爆状况物品。
13.不要在宿舍里使用劣质电器及非安全电器,如电锅、电热杯、热得快、电热褥、取暖器、电烫斗等电热器具。
1.认真了解公寓楼的结构,掌握公寓楼内基本布局。熟悉消防通道的方向和位置。熟悉楼道内警报铃、消防栓和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的分布。
2.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不得擅自挪用,也不要乱按楼内的消防报警器等按钮。
3.安全通道,如走廊、楼梯、安全出入口等要保持畅通,不得停放自行车、堆放任何材料、杂物堵塞消防通道。
4.熟练掌握各种消防器材的用法,能够在火灾的第一时间进行适当自救。
5.发现火警,应立即按响就近的警铃,并高声呼叫,报告值班员;听见火警报警响,不要慌乱,有秩序地使用最接近的楼梯或安全通道出口离开现场,切勿乘坐电梯;在不懂得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或非安全的情况下,不可危险使用附近的灭火器。
6.学会保护自己。树立防范意识,掌握安全基本常识,紧急情况下临危不乱;遵守宿舍安全管理制度,服从工作人员管理;遇有情况,请立即找管理人员寻求帮助。
7.切勿随便按动报警装置,火警钟误鸣会造成极大滋扰及不便,故引致火警钟误鸣的学生应负相应的法律或经济责任。
常用的灭火器主要有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正确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就能准确、快速地处置初起火灾。
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用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带到距燃烧处5米左右,先拔出灭火器的保险窃销,一手握住开启提把,另一手握住喷射软关前端喷嘴处,如无软管灭火器则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圈。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用力握紧开启提把,灭火剂即从喷嘴喷出。
如果扑救的可燃液体呈流淌状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扫射,同时将灭火器快速推出,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
如果在容器内燃烧,应对准火焰上部左右晃动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迅速向前推进喷射,直至将火焰完全扑灭;如果是容器内液体燃烧时,不能直接喷射在液面上,以防可燃液体溅出;如果是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则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如果在室外灭火,应选择上风方向。但应注意的是,干粉灭火器在使用之前要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在使用时应将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喷射,尽量使干粉均匀地喷洒在燃烧物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因干粉冷却作用甚微。灭火后一定要防止复燃。
火灾刚发生时,火势一般并不很大。只要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就能把火扑灭在初起阶段,避免酿成大祸。
1.发现火灾时,应大声呼救,争取周边人的帮助,同时迅速报告值班员或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2.在消防人员赶到现场之前,应设法灭火自救。灭火时可就地取材,有灭火器最好,也可用沙土、棉被等物品覆盖灭火。
3.着火时不要随便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造成火势蔓延。
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了然于胸,必要时可集中组织应急逃生预演,将会事半功倍。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下,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紧急时刻能尽快逃离现场。
当刚发生火灾时,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上。
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人,可采用湿巾、口罩捂鼻,匍匐撤离的办法。
7.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千万不要乘普通的电梯逃生。
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地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被烟火围困暂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站在阳台、窗口等较易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耀眼的东西;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要惊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就地打滚,压灭火苗;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
只有在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时,或楼层不高(一般四层以下),非跳楼即烧死的情况下,才采取跳楼的方法。跳楼也要讲技巧,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跳楼虽损可求生,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据《新闻晨报》报道,2006年11月29日上午11时20分许,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内一女生寝室突发火灾。室内物品几乎完全烧毁。所幸火灾并未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原因疑与寝室内违规使用的电器有关,校方怀疑是拖线板或饮水机引发了火灾。
2.笔记本电脑爆炸,北师大宿舍起火女生身绑床单逃生
据《新京报》报道,2006年10月16日下午1时30分,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南院女生宿舍楼失火,五六名被困女生通过身绑床单逃下楼脱险。消防人员表示,起火原因为宿舍床铺上的一台笔记本电脑爆炸,随后将被褥引燃。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2006年10月8日上午九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校区男生宿舍第22栋一寝室起火,校方保卫人员用灭火器及时扑救,四个床位烧毁了两个。起火时寝室里没人,台灯没有关闭,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据《生活报》报道,2006年7月20日17时50分许,位于哈市南岗区学府路7号的一所学校的男生宿舍突然起火。原来该宿舍学生离校时未将电视插头拔下,导致电视短路爆炸起火,大火将宿舍内物品烧毁。
5.充电器未拔,中国传媒大学宿舍起火,一名女生险困屋内
据《京华时报》报道,2006年7月14日早晨,中国传媒大学中蓝大学生公寓一女生宿舍起火。起火时宿舍内一名女生被困屋内,女生说可能是对铺的一个充电器起火,该充电器已在插座上插了3天。